看了朋友H.的文章,談論到了J.的父母對J.的管教
不禁能夠深深體會當中的無奈
我想起我的父母,雖不至於如此誇張的束縛我
但年近三十了,我也從不曾享受過完全無拘無束的自由
我是家中的長女,所以父親從小對我管教甚嚴,期望甚深
我記得我從小學開始,就常聽到我爸叨唸這樣的成績以後大概沒大學可唸
被父親大大的手掌打,被竹條、棍子伺候,可算是家常便飯
父親一直是秉持著不打不成器的觀念在教育我
我一直到上了高中,還常因為成績不理想而遭到父親修理
我記得父親是個多慮的人,他總認為一動不如一靜
直到高中,我才參加了生平第一次的畢業旅行
但條件是全家人必須開著車子在遊覽車後跟著
所以別說每到一個休息站都能看到全家人的身影外
就連那些晚上想邀約我去打保齡球的男生們
都因為爸媽就住在我飯店的對面而望之卻步
高一時,第一次我喜歡了好久的男生送我回家
已經萬分謹慎的我,說巧不巧竟然在路上撞見出來領錢的老爸
視而不見的他冷冷的跟我打聲招呼,猶記當時的感覺真是頭皮發麻
回家雖沒挨一頓打,但一進家門就遭臉色鐵青的父親一陣狂罵
彷彿是做了什麼見不得人的壞事被人發現一樣
從此高中三年只要每逢成績不好,老爸總是歸咎在我偷談了戀愛
那個男生的名字也是不斷的在每一次被打罵中跟著提及一遍又一遍
風聲鶴唳之下,後來連情人節學長送的巧克力
也被父親以名不正言不順的理由,硬要我退了回去
就這樣在父親的嚴格管教下,在他眼中我似乎「好不容易」上了大學
只是考上的那一刻
我突然不知道從小渾渾噩噩,被逼的只以大學為終極目標的我
接下來該繼續做些什麼了……
我一直慶幸因為迷糊填了台中的學校
大學四年終於享受到了那得來不易的自由
社團、舞會、夜遊、談戀愛…我像被放出籠的囚鳥開心極了
雖然幾次參加台北大學的舞會,老爸還是坐在沙發上等門
幾次因為偷偷跟朋友夜遊,老媽打電話打到全女生宿舍都知道我失蹤了
但至少我總算是能嗅到些自由的空氣了
大學畢業的當年順利考上了研究所,之後也如願的考上了教職
但回到台北來工作,我一直在想這會不會是一個錯誤的開始?
爸媽在我研究所時,因為家中經濟一下子起了變化
導致父母親的感情也產生了驟大的改變
父親失業、龐大的房貸壓力、妹妹唸著昂貴的音樂班
而我,當時只是個靠領每個月八千元微薄薪水的實習教師
妹妹還小,於是母親一股腦的把對父親、對生活的埋怨通通像我傾洩出來
爸媽的感情每況愈下,家裡的戰火總是時時刻刻在上演著
我想,母親對婚姻的悲觀和對金錢的重視…應該就是從那個時候開始的吧!
那時,我一直有著一個從大學就開始交往的男朋友
前男友是個不擅言詞,也不懂女生心裡在想什麼的人
以為家,是我最好的靠山和避風港的我
總是一有情緒就還不掩飾的在家裡展露出來
情侶間的爭吵,在我們一般人眼中看來是在所難免
吵一吵,又雨過天青
但那時的我忽略了父母的感覺,也忘了久而久之父母對前男友的觀感已經改變
於是,父母開始介入我的感情
雖不至於囚禁、制止我,但每次約會後我所遭受到的責備和冷嘲熱諷
漸漸讓我和前男友的感情也蒙上了一層灰
在父母強烈反對下,我們的感情苟延殘喘的撐了七個月
將近七年的感情就此斷了
此後,這成為我和父母間不能提起的傷痛及疙瘩
不小心提及此事,母親總會事不關己的推託給自己決定分手的我
但那時懷著極大壓力,心驚膽戰的去愛一個人,怎麼會有好下場?
對於感情,我從此在他們面前…絕口不提
在感情這方面,母親比父親保守的多
我不知這是她的天性,還是自己失敗的婚姻所帶給她的影響和教訓
她似乎把對婚姻的美好幸福期待轉移到了我身上
她堅持用自己婚姻中失敗的部分來當作我的借鏡
她說知道我不能吃苦,知道我只能過安逸的生活
她認為經濟基礎是婚姻中最重要的一部份,感情才是其次
但是她不是我,她怎麼會知道我要什麼?
母親絕對是模範的,早起幫我做早餐
從小當別的媽媽會忙著梳妝打扮時
她總是幫我編好美美的辮子讓我上學去
接送我、照顧我,不花一點錢為自己投資
所有的心思都在家裡,都在我們身上
但有時,這或許不是我最想要的
我總是習慣被她否定
沒有人知道長這麼大我很難自己決定買下一件我喜歡的衣服
因為往往把衣服帶回家時她總是給予我負面的評價
如果事後不小心發現那件衣服真不如我想像中實穿或喜愛
她就會更加篤定的對我說她陪著我買的東西總是比較耐用
來證明她的選擇和眼光會遠遠的優於我
所以我養成了事事容易被影響,事事害怕自己下決定
有時我會想吶喊:為什麼不能多給我一點肯定?
為什麼不給我我想要的?為什麼不能相信我自己的選擇?
雖然期望兒女幸福是為人父母最大的盼望
但有時他們給我的愛,卻讓我分外感覺沈重
我也選擇過無數次的溝通
但依然無法扭轉他們的想法
也許應該說,我無法改變一個作父母的想法
當我說,為什麼不能讓我自己去選擇?
他們會告訴我,因為我們吃過的鹽比你吃過的米飯還多
當我說,為什麼不能讓我自己也像你們一樣可以去嘗試看看?
他們會告訴我,因為我們嘗試過了,我們知道會跌倒,所以不希望你受傷
當我說,為什麼你們可以允許自己受傷,卻不讓我自己也能同樣體驗?
他們會告訴我,因為我們愛你,所以我們不能眼睜睜的看到你受傷
但……這是我的人生啊!
為什麼你們要替我過?
一直很羨慕好姊妹S.
她的父母很少阻止她或否定她
在她與前任論及婚嫁的男友分手後給她支持
在她中間失去方向誤入感情歧途時給她勸導、鼓勵
在她現在這段感情分分合合時,雖不滿意卻依然尊重
她的家人做到了「只要妳喜歡的,我們都會試著去喜歡、支持」
這才是我要的,就算會跌倒,就算會受傷
但只要在一旁扶我一下,我會因為他們的鼓勵而重新站起來
誰能保證,他們確定的道路一定能百分百通往幸福?
父母愛子女絕對是天經地義、不容置疑的
但如果這份愛無形中已經轉化為沈重的壓力
是不是能夠讓子女喘口氣?他們也同樣的喘口氣?
我慶幸我的人生中能有他們,但卻不希望他們插手介入我的人生
那天看到劉墉「愛是一種美麗的疼痛」中寫著
「父母的媒妁之言比自由戀愛要來得好,
因為自由戀愛如果談失敗了,因為當初不顧父母的反對,
或是自己失敗了沒面子,很有可能連娘家都回不了,
但如果是父母選的錯了,至少以後我們可以責怪父母當初怎麼挑的?
也有個娘家作為吐苦水和傾訴的對象。」
但我完全不這麼認為,如果是自己選的,至少我們可不斷的檢討自己
而學會不把過錯只是一味的歸咎在別人身上
如果是父母選的,選錯了,我們能怨誰?
那份埋怨,恐怕是父母和子女間永遠無法消弭的心結吧!
我不曾身為父母,所以也許無法體認當中糾葛的愛、掙扎和不放心
但能不能不要一直試圖想要改變我們、左右我們
讓我自己去過我的人生?